topdividendstocks2021
.jpg)
外汇周三 美元指数触及四个月 高位,受避险资金支撑,尽管部分投资者担心 美国可能增税;各国重新实施 防疫 封锁,增强了人们对美国经济引领全球 复苏的 信心。
挪威克朗和加元领跑G-10货币,因为一艘货船搁浅苏伊士运河之后油价反弹,澳元和纽元表现最差。
美元指数涨0.26%至92.59,10年期 美债收益率小幅下跌至1.608%。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三重申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信心。
ActionEconomics全球货币分析部门董事总经理RonaldSimpson表示,美元势将进一步升值,我们的疫苗接种在推进,欧洲在疫苗方面遇阻。
欧元兑美元跌0.30%至1.1813,稍早跌至11月以来最低位1.1810;一项初步调查显示,本月 欧元区企业活动意外增长,但由于欧洲大部分地区遭遇了 第三波冠状病毒感染和新一轮封锁, 这一势头可能不会持续到4月。
盛宝银行首席投资官SteenJakobsen表示,跌破1.1850可能打开通往1.1600甚至1.1500的空间;目前的主要驱动力 可能是防疫封锁之下感觉欧元区复苏越来越遥远。
欧元1年期风险逆转为7月以来最看跌。
事实上,当前北海 布伦特 原油相对迪拜原油的溢价价差已经达到了自2019年底以来16个月最大 水平,这显示 中东地区已经存在原油 供给相对过剩的 局面,以致于其必须在国际市场上以明显低于 基准布伦特原油的价格才能得到出售,但其价格优惠程度一旦达到一定水平,却也会引发国际买家转移采购方向,这迟早将在全球石油市场引发下一轮连锁反应。
本月初,OPEC及其盟友同意到7月为止再恢复每日200万桶原油的 产能,以逐步解除去年 疫情爆发以来的限产措施,为最终产能重返正轨作铺垫。
OPEC+之所以会如此安排,是因为他们 有信心认为疫苗的进一步推广将令全球经济活动水平进一步回升。
而就在此同时,有关伊朗核问题谈判有望重启的预期,也进一步令投资押注来自中东地区的供给会增加。
这恰好却与北海油田进入例行维护期的时间窗口相叠合,共同造就了中东基准原油价格相对布伦特原油贴水扩大的局面。
疫情背景之下的市场 近期的全球市场有两个很大的变化:一是美元,二是美债。
首先来看美元。
从 3月31日见顶之后,美元指数(90.7580,-0.0719,-0.08%)一路 杀跌,截至上周五收盘,该指数已经创出本轮杀跌的新低。
其次是美债。
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3月30日开始,从1.76%以上的高位一路震荡下行,截至目前已经跌到了1.56%下方。
那么,在这个过程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?答案就是持续不断的疫情及疫苗事件。
当地时间3月31日,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了更严格的全国新冠病毒限制措施。
法国正式迎来第三波疫情。
几乎是在同一时间,美国疫情来到了第四波。
随后是阿斯利康和强生的疫苗事故。
接着,就是日本的第三波疫情和正在上演的印度大“崩溃”。
这些事件映射在资本市场就是美元杀跌(宽松还要持续),美债收益率杀跌(通胀没那么快来,因为需求不足)。
随着美元和美债收益率杀跌,A股市场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。
最近,不少前期的 抱团股持续走好,比如山西汾酒、片仔癀、爱美客等,包括近期的 贵州茅台、五粮液、金龙鱼等都有抬头的意思。
这背景的逻辑就是,美元杀跌, 外资需要增配 中国资产,而中国资产里符合外资偏好的就是此前这些抱团股。
Wind数据显示,4月份以来,北上资金净买A股已经超过404亿元,贵州茅台、五粮液、药明康德等被外资增持较多。
据券商中国,分析人士认为,在目前这种环境之下,权益市场上的资金可能有仍然存在一些避险情绪,这些钱往被反复验证过的好股票上跑。
成长股可能难以获得整体性的机会。